当前位置:牛搬家 >>> 资讯 |
近日,由市文明办指导举办了清远乡贤文化交流活动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、市文明办主任戚华海介绍,乡贤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,是连接故土、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,也是延续文化血脉,激活固有文化传统的一种精神原动力。今后将不断组织策划更多的活动,通过乡贤文化建设,使清远成为记得住美丽“乡愁”的地方。
乡愁,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极易使人眼睛湿润的概念。现代社会的工作流动性大,新旧事物交替频率高,城市发展也日日新月月新,相比古代人而言,今人更易被乡愁一词撩拨内心深处的情感。
对于一个离开家乡有相当时日的人来说,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家乡,难免会遭遇一些陌生事物,将他与故土隔离开来。因为离别,藏在心里的家乡是过去的,实际上家乡是变动不居的,而在回忆中是把自己与家乡的草草木木相融为一体。回到家乡的那一刻,却是“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”,心底里的激情即刻被伤感打败。此情此景,还敢把自己与家乡视为一体吗?
在古代,虽然与儿童相见不相识,但变化的东西不多,哪怕八十高龄还乡,也能找到许许多多的乡愁。今天则不同,正如新闻报道里所写的,乡村文化曾遭到严重损坏。变化的东西太多,甚至回到家乡都找不着北,原先活在心底里的家乡被活生生地摧毁,也就等于失去了乡愁。一个人日夜思念某个村落,这是“致童年”“致青春”的方式,但现在这个村落的一切,与过去无关,乡愁就失去了依托。
有些城市走大拆大建的发展路子,楼房变高,马路变宽,是现代了是宜居了,但对于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,则是在铲除他们的回忆之根,破坏他们美丽的乡愁。一个人的乡愁过浓,或许是心理上的退行:因为对现状不满,又对未来不敢有太多憧憬,就回到过去美好的岁月中,在乡愁里安抚自己的情绪。对于这种心理状态,不作价值上判断,但有一点需强调,对于这种人群来说,郁闷的时候,想去熟悉的旧地散心而不得,会痛苦的。所以,让一个乡村乃至一个城市记得住乡愁,也是人文关怀之举。
一个留得住乡愁的地方,对于幼童的健康成长也很有价值。已有心理学者指出,幼童经常搬家、成长于经常大拆大建的环境里,心理会弱小,所以3至7岁时,家长要多带孩子接触相对稳定的大自然。一个地方,如果留得住乡愁,则意味着有些重要的东西,稳定地陪伴孩子成长。
当然,还得考虑让什么事物成为乡愁。广东省文联理事欧平认为,乡贤的关键点在于贤,不可以用成功与否作为衡量标准,需着重强调品行和德行。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解。时下流行以成败论英雄,甚至简单地认为,找到钱就高大上,穷酸就是人生的失败。让具有良好德行的乡贤成为成人的乡愁,成为幼童的成长“伴侣”,则能起到纠偏观念、发挥正能量的作用。
一个地方丢了乡愁,那是文化传承的伤痛,是成年人安抚焦虑情绪的伤痛,是幼童健康成长的伤痛。反之,通过乡贤文化建设来构建乡愁,则是文化传承、成年人安抚情绪和幼童心灵健康成长之幸。